张长伟,男,汉族,重庆梁平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86-1990: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农学学士
1997-2002: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士(导师:何光华研究员、潘学贤研究员)
2008-2011: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学博士(导师:何光华研究员)
工作经历
1990-201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水稻、高粱的病虫害研究和新材料、新组合选育及应用工作,曾至日本山梨县综合农业试验场研修稻作技术
2012-2013: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副研究员
2014-现在: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1. 分子遗传及遗传工程;
2. 作物种质资源创新。
主持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
1. 重庆市应用开发计划项目:水稻低温敏两系不育系的选育(cstc2013yykfa80013),2013年-2015年
2. 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转苜蓿防御素基因alfafp水稻的稻瘟病抗性研究(swu112077),2012年-2014年
3. 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突破性酿酒专用高粱新品种选育(2011nz0098-6)课题“酿酒高粱新材料创制”,2011年-2012年
4. 四川省财政育种基因工程项目:酿酒高粱有利基因材料创制与新品种选育(2011jygc11- 31)课题“酿酒高粱有利基因材料创制”,2011年-2012年
5. 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杂交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组合选育及利用研究”,1996年-2000年
6. 四川省农业科院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杂交水稻抗稻瘟性群体遗传学研究(gwabaa03),1996年-1998年
发表论文
1. 张长伟,丁国祥,倪先林,刘天朋,陈国民,赵甘霖.酿酒高粱品种、组合及亲本的丝黑穗病抗性鉴定.植物保护学报, 2013, 40(3): 219–224
2. 张长伟, 凌英华,桑贤春,李平,赵芳明,杨正林,李云峰,方立魁,何光华.转苦瓜几丁质酶基因mcchit1水稻及其稻瘟病抗性.作物学报, 2011,37(11):1991–2000
3. 张长伟,郑家奎,蒋开锋,朱永川,万先齐.杂交水稻叶瘟抗性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植物病理学报, 2000,30(1):7–12
4. 张长伟,郑家奎,蒋开锋,朱永川,万先齐,朱发云.杂交水稻苗瘟抗性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生物数学学报, 2000,15(2):134–138
5. 张长伟,潘学贤,程开禄,汪远宏,赵甘霖.高粱穗部炭疽病分级标准研究.《植物病害研究与防治》,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8. pp38–41
6. 张长伟,潘学贤,汪远宏,程开禄,黄富,曾富言.高粱炭疽病的严重度和品种抗性分级标准.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13(1):37–42
7. 张长伟,潘学贤,程开禄,汪远宏,黄富.杂交稻制种防治稻粒黑粉病的药剂筛选及施用技术研究.中国农学通报, 1997(4):14–17
8. 张长伟,潘学贤,程开禄,汪远宏,黄富.四川盆地杂交稻制种防病增产栽培数学模型及优化农艺方案的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16(2):127–130
9. deyong ren, yunfeng li, fangming zhao, xianchun sang, junqiong shi, nan wang, shuang guo,yinghua ling, changwei zhang, zhenglin yang, and guanghua he. multi-floret spikelet1, which encodes an ap2/erfprotein, determines spikelet meristem fate and sterilelemma identity in rice. plant physiology, 2013, 162: 872–8842012, 6(1): 7–13
10. 朱小燕,徐芳芳,桑贤春,蒋钰东,代高猛,王楠,张长伟,何光华.水稻叶脉白化突变体wpsm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作物学报,2013,39(8):1409–1415
成果与奖励
1. 杂交稻稻粒黑粉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获1995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6完成人(证书号:95-2-0027)
2. 水稻雄性不育系k型新质源的创制、研究与应用,获200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12完成人(四川省成果完成者证书编号:4315)
3. 水稻优质、双抗新质源不育系k
18a
的选育及应用,1999年6月通过四川省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第5完成人(川科委鉴字【99】第185号)
4. 水稻恢复系泸恢3028的选育与应用,2000年通过四川省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第5完成人(四川省成果登记号:9512000y0461)
5. 四川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规范化鉴定评价体系建立及杂交水稻育种应用研究,2000年通过四川省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第6完成人(四川省成果完成者证书编号:4337)
6. 四抗恢复系泸恢615的选育与应用,2000年10月通过四川省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第7完成人(四川省成果完成者证书编号:4345)
7. 稻瘟病抗源筛选及病菌生理小种监测及应用,获199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作为参与者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颁发的yb体育官方的荣誉证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证书编号:95-077)
8. 四川高粱穗部害虫区系研究,获199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作为参与者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颁发的yb体育官方的荣誉证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证书编号:93-059)
9.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杂交糯高粱的选育方法”(专利号cn201210129155.6),第6发明人
10.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k优1345”,2008年1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8009),第1完成人
11.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泰优99”,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9004),第4完成人
12.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泸香8134”,2010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10004),第2完成人
13. 中籼早熟杂交稻组合“k优877”, 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2027),第5完成人;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08032),第2完成人
14.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川优5240”,2009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9002),第3完成人
15.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中优5240”,2010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10009),第3完成人
16.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k优8149”,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117号),第3完成人
17. 中籼中熟杂交稻新组合“k优817”,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122号),第4完成人
18.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k优8725”,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125号),第4完成人
19.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ⅱ优h103”,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20029),第4完成人
20. 早籼杂交稻新组合“k优404”,199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990012号),第5完成人
21. 晚籼早熟杂交稻新组合“k优77”,199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00012号),第5完成人
22.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新组合“k优130”,199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122号),第6完成人
23. 酿酒糯高粱新品种“国窖红1号”,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粱2009001),第10完成人
研究生招生专业
硕士研究生: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
yb体育官方的联系方式
电话:023-68250486;传真:023-68250158;e-mail:zcw2013@swu.edu.cn
通信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邮编:400716